國別:美國
類型:喜劇
導演:Frank Coraci (婚禮歌手)
編劇:Mark O'Keefe (王牌天神)、Steve Wayne Koren(王牌天神)、Tim Herlihy (婚禮歌手)
演員:亞當山德勒 Adam Sandler(真情快譯通)、克里斯多福華肯 Christopher Walken(魔法電波)、凱特貝琴薩 Kate Beckinsale(桂冠街區)

不改亞當山德勒一貫戲路的風格(戲謔中卻要你思考),這部片算是個蠻成功的hit。首先一樣先讓我們想想,我們常形容難熬的時間,一分鐘可能都感覺是一小時...同樣的,如果我們的生命,可以skip、快轉等,會變得更好嗎?

美式的電影,常喜歡用這樣隱喻的喜劇風格,讓你在娛樂的同時,也願意花時間去想去看。亞當山德勒的片,像凸鎚大亨(Mr. Deeds)、我的失憶女友(50 First Dates)、抓狂管訓班(Anger Management),都是他習慣式的喜劇風格,有點無俚頭的笑點,但背後卻都有它的一些函義,不變的髮型及一些老班底朋友,重複了幾次的成功。而在這部片,想要我們想想的,生命的到底是什麼組成的。你或許會希望生活天天都像春暖花開或秋高氣爽般的宜人順心,但現實的我們還是有那麼多大大小小的問題跟痛苦(考試、生病、塞車、吵架...等),如果生活能夠Click跳開那些部份,是不是就更好了呢?這部片巧妙地用了搖控器當主軸說了這個故事。

裡面用了大量的對比及將人類的逃避心態披露的很清楚,它沒有教條式的告訴你要去光明面對,而是利用一些比較片段來告訴你其實一切並不是都那麼糟的。特別是裡面隔壁的小鬼,每每會炫耀著家裡一些新的東西,但男主角卻是以阿Q式的方式來應對,但我們也看得出,其實他的生活在這些物質外其實也已經很快樂(漂亮體貼的老婆、可愛的小孩、健在幽默的雙親)。

裡面也給以工作為「理由」的男人們一些提醒(這也是美式影片常探討的主題,改天等聖誕節要到再聊聊扭轉奇蹟),工作或生活的一切,到底那個重要呢?或許連我自己也常嚷嚷於口,說現在的努力是為了以後能給家庭或小孩能有更棒的生活,但這些是真的等價平衡嗎?又或是什麼才是功成名就呢?

再回到生命只有一次的觀點,每一天的喜怒哀樂,其實也像阿甘正傳說的巧克力一樣,我們都在品嚐,既然只有一次,不管多酸多苦,你也只會吃過這樣一次,所以總結說,這部片能有不錯的票房,並且感動一些人,就是在這部份讓人共鳴的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asj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